|
【佛山陶瓷网】金庸与查良镛:一手理想,一手商业 |
【mayun】2018-11-1发表: 金庸与查良镛:一手理想,一手商业 当人们在现实世界不如意时,转身扎进金庸的江湖里,那里既是庇护所,也是乌托邦。金庸一走,江湖故事难再续。2018年10月30日下午,金庸在香港养和医院逝世,享年94岁。从1955年的《书剑恩仇 金庸与查良镛:一手理想,一手商业来自马云mayun相关,仅限马云mayun观点以及网络浏览,佛山陶瓷网对金庸与查良镛:一手理想,一手商业以及内容不做任何推荐。 金庸与查良镛:一手理想,一手商业当人们在现实世界不如意时,转身扎进金庸的江湖里,那里既是庇护所,也是乌托邦。 金庸一走,江湖故事难再续。 2018年10月30日下午,金庸在香港养和医院逝世,享年94岁。 从1955年的《书剑恩仇录》,到1972年的《鹿鼎记》,再加一部短篇《越女剑》,金庸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写下十五部武侠小说,形成了“飞雪连天射白鹿,笑书神侠倚碧鸳”的对联。 武侠小说畅销半个世纪,作品几十年间不断翻拍,“金庸”不仅被视作大家,也构成了一种文化现象。然而在他94年的人生中,金庸只是一部分,另一个重要角色是创办了《明报》的商人查良镛。 左手办报纸,右手写小说。一脚文学,一脚商业,金庸和查良镛共同创造了两大江湖王国,而他本人也不断在侠与隐、出世与入世之间找平衡。 盛名之下,金庸反而称自己“是个小人物,一生经历极复杂”,从政治到商业到文学,他被时代左右的同时也影响了几代人。 最大ip 金庸的小说最近一次引发关注还是在今年8月份,当时他起诉《此间的少年》作者江南著作权侵权以及不正当竞争,后金庸胜诉,获赔188万元。 就在2016年第十届作家榜上,江南还以《龙族》3200万元的版税登上榜首,已经封笔多年的金庸仍然凭借《神雕侠侣》850万的版税进了同一榜单,位列第17名。 登上作家榜对金庸来说并不稀奇,他还曾以一介文人的身份登上过香港亿万富豪排行榜。 金庸的小说在1984年就被引入内地,但当时盗版猖獗,最初金庸并未从自己的作品中获益。他在《金庸作品集“三联版”序》写道,“1994年以前在内地得到正式授权的只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一家,其余都是盗版。” 1985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应李瑞环的要求出版了《书剑恩仇录》,他收到过一笔约10万元人民币的版税。这是正式签约给北京三联书店前他收到的唯一一笔版税。 1991年,北京三联书店前总经理董秀玉签下了金庸15部武侠小说的内地出版权,合同为期十年。1994年,北京三联书店将36册一套的金庸作品集进行捆绑销售,金庸的作品开始在市场风靡起来。2000年“口袋本”金庸全集出版,在半年时间里印数就达到56000套。 等到十年合约到期后,续签时金庸提出了三个条件:第一,版税由原来的15%提高至18%。第二,出版社每年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最低销售。第三,《作品集》的销售每年要以10%的速度递增。 当时三联接受不了这个条件,双方合作终止,金庸的作品出版权花落广州出版社。 在大陆获得版税收入之前,金庸作品在香港和海外一直高居畅销榜榜首。1996年,台湾远流出版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,单是台湾从1985年到1995年,金庸作品就发行了四百七十万册以上。 版税只是金庸作品收入的一部分,还有相当一部分来源是影视改编。金庸早前自称,他每年从港、台得到的版税(包括电影、电视)为1000万元左右。 1976年,《射雕英雄传》就被搬上香港的电视屏幕,据《看天下》报道,那时的香港电视产业才刚刚兴起,虽然制作粗糙,布景简陋,但剧集依旧十分卖座。在接下来的八十年代至千禧年,是金庸作品的第二轮改编潮。正是这段时间里,经典频出,金庸作品一度成为香港电视台的收视利器。 第三轮改编潮则是从大陆开始,张纪中翻拍了《笑傲江湖》、《天龙八部》、《神雕侠侣》、《射雕英雄传》等,虽然评分不高,但是捧红了不少明星。 之后,金庸作品的改编更具商业色彩,尽管遭遇了争议和吐槽,但依然挡不住影视圈对于金庸经典翻拍的热情。 据新京报统计,截至2017年,华语电视圈加起来,已经拍了9部《神雕侠侣》,8部《射雕英雄传》,7部《笑傲江湖》、《倚天屠龙记》、《鹿鼎记》、《书剑恩仇录》,5部《天龙八部》、《雪山飞狐》,4部《碧血剑》、《侠客行》。 不可否认,一次次的翻拍使得金庸的作品成为影视圈的最大ip,不仅让金庸和他笔下的那些人物家喻户晓,也源源不断的给金庸带去商业上的收入。 商人查良镛 南下香港第11年,金庸在36岁时创办了《明报》。在这之前,他就在杭州《东南日报》有过从业经验。 上世纪50年代中期,香港掀起了武侠热潮,新派武侠小说受到欢迎。查良镛也开始以“金庸”为笔名,在1955年写下首部武侠小说《书剑恩仇录》。 最初,金庸的小说在《新晚报》、《香港商报》上连载,每天刊出千字,七天就有人盗印单行本,这让原本要结集出版的图书公司惊讶不已。 这时金庸的同学、经营印刷业务的沈宝新建议他,与其给别人盗印作品,不如自己来发行赚钱。 后金庸出资三万港币,沈宝新出资两万港币,共同创办了《明报》。当时香港报业竞争激烈,金庸并不被看好。果然《明报》第一天印了8000份,没有卖完,最低时跌到了6100份,发行了四个月才开始回升。 金庸说,出《明报》主要是一种生意上的考虑,当时谁都觉得是一件冒险的事业,旧同事、老朋友在背后都说:“小查这次非倾家荡产不可!”他却想,反正没有多少家产,就是“倾家荡产”也没有什么大不了。 此后三年,金庸经历了创业的艰难期。最早的员工只有几个人,金庸是社长兼总编辑,由于人手不够,金庸的妻子朱玫还在《明报》跑过香港新闻,成为《明报》最早的女记者。 《明报》创立后,查良镛就把名字里最后一个字拆成“金庸”,以武侠小说作者的身份每天写连载。 正是金庸的连载吸引了一批忠实读者,他的老友倪匡就说:“《明报》不倒闭,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。”金庸也表示:“我们的半张小报,经半年时间便收支平衡,我的武侠小说可有一定读者啊!” 为了读者不流失,金庸在写小说时就得迎合读者口味。比如写《神雕侠侣》时,杨过和小龙女都很惨了,但还得以喜剧结尾,不然读者万一不满了,这部分人群也会流失。 无心插柳,金庸的武侠小说越来越受欢迎,《明报》也向新闻、评论为主的大报转型,成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严肃报纸,之后明报集团也开始初具雏形。 随后金庸扩大经营范围,创办了多家报纸:《新明日报》、《武侠与历史》、《明报晚报》、《财经日报》等,后来,业务进一步多元化,涉及到出版、旅游等。 据第一财经报道,到《明报》1991年上市时,其市值已达8亿7千万港币,金庸独占六成。1992年,《明报》的年利润已经达到了一亿港币,金庸以12亿港币的资产,名列香港百富榜第64位。上世纪90年代,金庸已经是香港报业大亨,香港新闻界乃至传媒业界“报刊帮主”一般的存在。 企业界粉丝众多 金庸的企业家“粉丝”中,最推崇他的大概就是马云了。 深受金庸小说影响的马云不仅自称“风清扬”,也给阿里巴巴烙上了武侠文化。不仅有十八罗汉,阿里公司的很多地方命名也出自金庸的小说。 马云曾回忆,有一年冬天得知金庸在墨尔本过年,特意飞过去和他见面。看到金庸家里的书房摆满了各种书,出于好奇便问:“这些书你都看过吗?”金庸说没有。马云听后心里还大喜,“感觉和我一样,买些书只是放在架子上而已。” 但交谈时,他发现金庸从一战到二战居然都门儿清,还指出哪个书架上有哪本书讲了这些。 2013年马云又去看了金庸,只见近90岁的金庸坐在躺椅上,手里还捧着一套明史,“读书越多的人越觉得读书不够啊!” 李开复也是金庸的粉丝,还自诩为“洪七公”。李开复在自传里曾说过,在美国上学期间,他一直在看金庸小说,“我没有忘记中文,还要归功于大哥大嫂家成套的金庸小说和琼瑶小说,那个时候,中文小说是我放松神经的一种方式,在哥哥嫂嫂家里住了6年,我居然把金庸和琼瑶的每一本书都读了,金庸的小说还读了整整5遍。” 金庸的作品启发了企业家,他自己在经营上也有一套方法。 对待金钱时,金庸也会显得很“抠门儿”。 在《明报》工作多年的吴霭仪评说,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视钱财如粪土。“现代的现实生活不容许我们一掷千金,办报的金庸恐怕不会赞成手下当报社资产的钱财如粪土。经营一家成功的报社,金庸自然很知道钱银的用途。” 金庸也曾透露:“我办报办了几十年,对于一磅白报纸的价格、一平方英寸广告的收费、一位职工的薪金和退休金、一篇文章的字数和稿费等,长期来小心计算,决不随便放松,为了使企业成功,非这样不可。” 女作家亦舒也在《明报》开过专栏,她因为稿费低还在专栏里提出过抗议,说金庸是“爬格子动物”。文辞尖刻,但金庸看了,不仅不生气,还笑着说:“骂可以骂,稿照样登,稿费照样一点不加。” 晚年的金庸也不改商人本色,一次《中国新闻周刊》专访前,金庸还在和一些文化商人谈小说的版权:熟人可以打九折,不熟悉的按原价。 《金庸传》的作者傅国涌曾在书里写过:“查良镛谈吐温文,但性格可说刚多于柔,强多于弱。明报系列是他的王国,他的作风有点像帝王,永远礼数周到,但休想影响他的决定一分一毫。他是个天生便有权术的人。在他的王国内,没什么人能逃得出他的五指山。” 《南方人物周刊》采访金庸时曾问过他:“听说您对待工作、对待《明报》,也是一个非常全权的、类似帝王的统治”,金庸回应:“我不大喜欢跟人家讨论,我自己很有自信。(小声地)这样是不太好的。” 那篇采访里,金庸描述过自己的性格,强调自由,天生反叛,这也映照了他的作品:那些小说里的人物,大都是亦正亦邪,有反叛精神的,这也是为什么金庸的作品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,那些快意恩仇、侠骨柔情的人物共同交织成了一个众生百态的江湖,当人们在现实世界不如意时,转身扎进金庸的江湖里,那里既是庇护所,也是乌托邦。 (【mayun】更新:2018/11/1 4:40:23)
|